今天是:
督导室
左侧背景图 右侧背景图
  • 教学督导简报

  • 发布时间:2021-05-19 19:18:4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 摘要:

  • 教学督导简报

     二〇二一年第四期   (总第9期)

    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教学督导室

    2021年4月30 日印发

    ❉本期导读:

        1、工作速递

         布置新学期督导工作任务

         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发挥管理监督作用  开展超前教学督导

         2、工作小结

              教学督导室第1~9教学周课堂教学总结

              课堂教学巡查情况通报

              制定《系部领导、专兼职教师听课制度》

         3、教研活动

              怎样做一名好老师

              关于职业教育理论与技能培养的思考

              松江学院教学情况综述

         5、经验交流

             《交流与表达》课程建设探讨

                              ---课程内容建设及教材研发 

         6、信息之窗

               如何有效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

    ❀工作速递——

    布置新学期督导工作任务

    2021年3月16日上午,督导室召开了本年度第一次工作例会,部署新学期工作,明确听课任务。

    本学期督导室采取“听课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除了对教学单位课堂教学进行全覆盖听课外,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专项检查。具体工作如下:

    一、开展课堂教学督导

    1.对全院各教学单位所有授课教师采取随机听课的方式;

    2.开展针对性听课:

    (1)对本学期外聘教师进行听课;

    (2)对2020、2021年新任课教师进行重点听课;

    (3)对学生网上评教分数低的教师进行“诊断性”听课;

    (4)对学生信息员反馈意见较多的教师进行跟踪听课。

    二、开展实践教学督导

    对校内实践课(实习、实训、实验)进行听课评价;

    对实习班级的教学内容进行检查。包括实习方案、实习计划、实习指导情况记录、实习周记、实习报告,企业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评价表;

    对实训、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检查。包括教师课前准备、教学组织情况、教师指导以及学生实操、教学秩序,学生动手能力和学生出勤情况;

    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并填写实践教学评价表。

    三、开展专项检查

    开展1—2项专项检查,具体检查方案另行下发。

    四、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

    督导室在学期内组织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深入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五、开展每日教学巡查

        每天进行一到二次的教学巡查,检查教师和学生到课情况、授课基本情况、课堂秩序、学生听课率等情况,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解决。

    六、强调督导工作要求

    1.听课结束后,督导员要主动、及时地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2.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要客观、公正;

    3.认真填写听课评价表,进行阶段总结,撰写相关评论,定期进行反馈。

    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由于我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数量滞后于教学规模的发展。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学院决定由业务能力较强的行政人员兼职思政课教师,教学督导室按照学院领导的指示和要求,制定了思政课教师培训方案和计划。2021年3月2日至2021年3月4日对承担思政课程的7名教师进行了培训,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此次培训由督导室主任耿忌非、教学督导员杨树范、吴菲教授、思政课专职教师李伟莉,承担培训任务。全体参训教师态度端正、认真学习、主动实践,思政课教师培训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目的意义

    着眼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强化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意识、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遵循思政课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探索思政课教学方法、学习思政课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思政教学能力。

    二、培训内容

    1.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课程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3.教案编写基本思路;  

    4.课堂教学基本组织过程;

    5.教师基本教学能力;

    6.如何上好思政课;

    7.如何驾驭课堂;

    8.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认知;

    9.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

    三、培训效果

    教学督导室高度重视、科学规划、严密组织,按照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规划培训内容,并根据培训内容有针对性的安排授课教师。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师进行了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方案,优选培训内容,选准主攻方向,突出培训主题,强化责任意识,传授教学经验,注重能力培养,为思政课教师登上讲台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加培训的教师,态度端正、准时参训、虚心学习、主动思考,听课认真。通过对新承担思政课的教师试教验收,大家一致认为思政课教师基本认识到了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掌握了思政课教学基本知识。具备了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的能力,思政课教师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发挥管理监督作用  开展超前教学督导

    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任务,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督导室联合教务处对各教学单位线下教学准备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超前督导。从总体来看,各教学单位能够按照学院要求对教学实施了有力的领导,每位教师都能按照要求完成线下教学准备,基本达到线下教学的要求,为课程教学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较好的方面

    1.教学单位高度重视。各教学单位能够按照学院的要求,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强化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布置学生返校后教师的教学工作,要求任课教师归纳总结网络教学内容,检验课程网络教学效果,实现线上线下课程教学的有序对接。

    2.教学资料基本完善。从检查的情况看,任课教师基本能够按照学院要求进行线下教学准备,完善教学资料,包括教师配备、课程教材、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案撰写,课件制作和教学日志等,能够满足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3.教学准备较为充分。各教学单位结合课程教学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场地、试验设备、实习环境缺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开展教学活动,立足现有条件尽量满足教学实际要求。

    4.线上线下有序对接。任课教师基本能够结合课程教学实际,能够按照教学督导室通知的要求,设计线上线下课程教学对接环节,采取调查问卷、课堂提问和效果测试等方法,检验网络教学效果。对学生掌握较差的教学内容,采取内容复习、知识总结、集体补课,专题答疑等方法,尽量使网络教学主要内容的消化理解,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问题方面

    1.教案编写问题。部分任课教师存在教案编写滞后的问题,没有按学院要求编写课程教学三分之一的教案。

    2.教材保障问题。个别课程教材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保障到位,不能在开课前发放,影响课程教学的开展。

    三、改进建议

    1.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各教学单位要突出以教学为中心,充分认识教学中心地位的重要性,一切为了教学,一切服从教学,一切服务教学,一切保障教学,发挥教学一线指挥部作用,推进教学单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发展。

    2.强化教师责任意识。教学单位一定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弘扬良好的师德教风,培养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具有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勇于进取、不断攀登的意志,努力为学院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3.加大教学投资力度。由于我院建设和发展突飞猛进,招生数量不断扩大,导致教学环境、教学场地、专业教室、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远远满足不了实际教学要求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在学院建设和发展中必须突出以教学中心,加大教学投资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才能有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希望各教学单位要严格落实教学管理制度,结合本单位教学实际情况,遵循基本教育教学规律,认真抓好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切实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学院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    

    ❀工作小结——

    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

    第1—9教学周课堂教学总结

    我院按照上级疫情防控指示,要求学生推迟返校二周。从3月8日——3月19日实施线上网络教学,3月22日后学生实施线下课堂教学。教学督导室按照学院教学工作计划,结合第一阶段线上网络教学和第二阶段线下课堂教学不同阶段,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督导工作,较好的发挥了教学考核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控作用,现将1—9周教学情况反馈如下:

    一、网络教学情况

    3月8日—3月19日在第一阶段网络线上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督导室要求教学督导员对网络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听课、巡查。督导员网络课堂听课72节次,巡课186次,并实时记录有关网络教学巡查情况。

    (一)网络教学特点

        从总体来看,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实施了对网络教学的全面领导;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组织有序,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特点安排教学计划;教学督导室按照学院教学要求,组织教学督导员进行网络教学巡课;各系部(学院)严密组织,确保课程教学任务全面落实;全体任课教师积极应对教学形态的变化,结合课程特点调整教学设计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教学活动,圆满完成了阶段性网络教学任务。

    (二)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上课时间不准时。问题表现为学生旷课、迟到现象严重,导致上课时间推迟。

    2.教学内容不整合。问题表现为个别教师照搬教材内容,不能把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没有突出重点和形成逻辑。

    3.教学检验不及时。问题表现为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只注意讲授知识内容,不注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言堂现象较为严重。

    二、课堂教学情况

    2021年3月22日在第二阶段线下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对线上、线下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务处周密计划、严密组织。教学督导室下发了“关于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衔接的教学基本要求”。各教学单位按照学院和教学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单位教学任务特点,认真抓好线下课堂教学的落实,为线下课堂教学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课堂教学主要优点

    1.线上线下有序衔接。任课教师能够按照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认真落实教学任务,并结合网络教学实际情况,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有序衔接,归纳总结主要教学内容,采取测试、测验、回顾和提问的方法,检验学生网络课程学习效果,对学生消化理解较差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补课,做到了线上与线下教学有序衔接。

    2.教师责任意识增强。任课教师能够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准时到达岗位,认真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谋划教学方案,构建组织过程,优化教学方法,控制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习状态,注重课堂管理,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3.课程思政融入课堂。部分教师能够按照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教学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把教书育人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倡导大国工匠精神,解决为谁而学问题,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

    4.青年教师进步明显。多数青年教师进取意识较强,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知识深厚,有提高教学能力的强烈愿望,主动深入课堂听课,不断学习教学,刻苦专研教学,模拟练习教学,吸取先进教学经验,虚心听取教学改进意见和建议,在教学基本功、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组织过程、教学实施方法,教学案例运用等方面进步十分明显。

    5.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大部分教师着装整洁、教态大方;教学组织正规、资料齐全、准备充分;讲授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内容熟练、方法直观、节奏合理、通俗易懂;能理论联系实际、重难点突出、注重能力培养;教法比较得当、注重启发式教学、师生之间互动自然;教学课件符合教学逻辑、画面清晰,图文并茂;教学能力明显提高。

    6.教学秩序有所进步。多数单班上课的班级教学秩序较好,上课时间准时到达,很少有旷课、迟到、睡觉、吃东西和玩手机现象。师生互动交流,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掌控课堂良好,学生学习处于正常状态,课堂听课率较高,教学任务实施顺利进行,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二)优秀教学案例

    1.基础部:讲授《交流与表达》课程的夏龙老师。教学态度端正,刻苦研究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认真实施教学;教学组织正规,遵循教学规律,体现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授课语言幽默、内容丰满、信息量大、案例教学;教师在授课中,内容涵盖面广,能联系古今,结合教学内容、时代背景,在充分了解文学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理解其内涵和意蕴。在知识普及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人文素质,提高文学品味;注意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语言生动、形象,多采用提问方式推进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2.水利系:讲授《Auto CAD》课程的赵立永老师。教学设计体现能力培养,优化教学方案,规划教学实施过程,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在教学组织上,采取边讲、边演示、边练习的教学方式,做到了基本知识精讲、操作步骤细讲、演示环节慢讲、技能练习同步;分节教学任务、做到少讲精炼、任务驱动学习、老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问题、落实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3.马克思主义学院:讲授《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李伟莉老师。教学标准掌握准确,主体任务清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教学态度认真,备课环节充分,注重内容整合,突出教学重点;讲授思路清晰、内容熟练、语言流畅、交流互动、启发思考、教书育人;师生感情深厚,以情动人、以情感人,针对热点问题走到课堂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强化课堂管理,虽合班上课,但学生出勤率、听课率较高,课堂秩序井然。

    4.电力系:讲授《传热学》课程的刘爽老师。作为刚入职的年轻老师,能以饱满的热情为学生授课,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投入精力备课,整合教学内容,构建教学逻辑,教学基本功扎实;讲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知识点清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通俗易懂,生动新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启发式教学,设置合理,深浅适宜,带动学生思考,指导具有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课堂掌控能力强,把枯燥的公式讲得很生动,课堂气氛非常好。

    5.电力系:讲授《继电保护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孙秀丽老师。教学准备充分,教学资料齐全,课件符合教学逻辑;讲授思路清晰、语言精练、层次清楚、逻辑严谨、节奏合理、通俗易懂、重点突出;在教学方法上,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优选案例说明问题,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老师与学生实时互动,及时总结知识点,板书与PPT紧密结合,课堂秩序井然,学生听课状态好。

    6.测绘系:讲授《工程测量》、《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的李奕燃老师。授课态度端正,教师基本知识技能过硬,备课充分,教学预设较好;通过教学任务点的深入讲解,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能够将PPT与板书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便于扎实记忆。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安排合理,环节较紧凑。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案例联系测绘实际,能够激起同学们的兴趣,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参与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

    (三)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不研究。问题表现为有的教师一言堂上课相当严重,只注意自己不停的讲,不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依据教材内容夸夸其谈,没有知识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式方法单调,不进行课堂管理,导致课堂上我讲我的、你玩你的,教学效果相当差。

    2.板书规划不合理。问题表现为部分教师缺乏教学基本功,没有教学板书意识,不能发挥板书教学功能;教学过程没有体现,任务、内容、重点、图形、定义、定理,公式等不能在教学中形成;字迹不规范,乱写乱画,缺乏层次逻辑;个别教师黑板上一个字也不写,甚至前面上课留下的板书也不擦。

    三、教学几点建议

    1.建立教研活动制度。为了强化教师履责意识,提高教学能力,学院要建立教研活动制度,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建设、课程论证、集体备课、教学研究、说课试教、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等,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教学基本功训练。从教师教学能力方面来看,普遍存在教学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包括教学方案理解、课程标准掌握、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案例优选、教学课件制作、教学板书规划、教学组织过程、课堂管理技巧、课程思政环节、“双师”素质培养等。

    3.加强课堂秩序管理。学院要形成立体的教学管理网络。一是落实教学管理制度,层层抓管理,事事抓落实;二是发挥学生辅导员作用,开展积极思想教育,解决学生为谁而学问题;三是任课教师尽职尽责,优化教学方法,提高管控能力和教学效果,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齐心协力进行教学秩序综合治理。

    希望各教学单位针对1—8周教学反馈情况,发扬本单位教学成绩,借鉴先进教学经验,倡导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品质,强化师德意识、教书育人的优良教风,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脚踏实地、刻苦专研、精益求精、辛勤耕耘,努力提高教学能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贡献。

    教学巡查情况通报

    为了落实教学管理制度,规范课堂教学秩序,加强教学管理和监督。教学督导室按照学院的要求,结合教学督导室工作实际,建立了教学随机巡查制度,由教学督导室工作人员、教学督导员随机对课堂教学进行巡查,现将有关问题通报如下:

        一、课堂教学优点

    1.教师坚守教学岗位。所有任课教师能够提前(准时)到达教学岗位,没有发现严重迟到现象,教师及时进行清查到课人数,维护课堂教学秩序,进行教学设备运行准备,为教学实施奠定了基础。

    2.教师组织教学正规。多数教师能够认真履行职责,按照课程计划开展教学活动,授课态度认真,精神状态饱满,有课件使用,有教学板书,有师生交流互动,教学活动能够有序进行。

    3.教师掌控课堂良好。部分任课教师认真负责,严格管理、要求具体、培养学风、教书育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师生关系处于和谐状态;教学方法符合课程教学规律,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努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二、教学管理要求

    1.实施教学秩序综合治理。学生管理部门、各教学单位、任课教师、学生辅导员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职,严格落实教学管理制度,控制教学秩序的每一个环节,促进教学秩序和学风根本好转。

    2.强化任课教师责任意识。任课教师是维护课堂秩序的第一人,在教学秩序管理上要愿管、敢管、会管和善管;在教学方法上要加强研究、精心设计、归纳内容、突出重点、联系实际、通俗易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3.发挥辅导员教学管理作用。学生辅导员要有服务教学意识,在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的同时,要建立与任课教师信息联系,保持经常沟通学生学习情况,经常进行课堂秩序和学习讲评,强化学生学习意识,培养高尚品德和优良学风。

    4.杜绝随意调用学生现象。任何部门、任何人在上课时间没有权利调用学生,严重违反教学管理制度规定;如因学院必要工作需要、参加有关竞赛活动等,必须向教学管理部门申请,教学管理部门上报到主管教学院长批准,按要求履行必要审批手续后,方可对相关班级和学生进行调用,并对影响的课程学习做出补课安排。

    希望各有关部门、教学单位遵守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共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突出以教学为中心,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倡导优良校风和学风,为人才培养建设优良的育人环境。

    实施系部领导、专兼职教师听课制度

    为了更好的实施教学质量控制和管理,深入研究课程教学特点和规律,提高系部教学管理能力和水平,形成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借鉴提高的学习氛围。为此,制定系部(学院)领导、专职教师听课制度。

    一、目的意义

    加强教学组织领导,落实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师责任意识,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加强教学质量控制,严格教学质量标准;树立职业教育意识,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倡导教学交流经验,促进教学能力提高;注重教师素质培养,建设优良教师队伍。

    二、听课人员

    1.系部领导:指各系部(学院)主任、副主任。

    2.专职教师:指各教学单位的专职教师。

    3.兼职教师:指行政岗位位任课不满五年的兼课教师。

    三、系部(学院)领导听课

    1.听课范围。本单位所有任课教师,包括:专职教师、校内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

    2.听课数量。每学期达到对本单位专职、兼职和外聘任课教师听课全覆盖。

    3.质量评价。进入课堂跟班听课,记录教学主要内容,依据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填写教学质量考核评价表,主要包括:优点、问题和建议,并依据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赋予百分制分数。(注:优秀率:30%以内)。

    4.评价表提交。上学期:6月30日;下学期:12月15日。

    四、专任、兼职教师听课

    1.听课范围。首先是教学单位内部教师相互听课;其次是有选择性听其他教学单位老师的课;再次是有选择性听外聘老师的课。

    2.听课数量。每月平均听4次课,每学期听16次课。

    3.听课笔记。教师听课时,要使用专用听课记录本撰写听课笔记,并标明:听课时间、任课教师、课程名称、专业班级、教学任务,听课内容等。每次听课后,在记录本上简要撰写听课收获和体会,学到了哪些经验,对自己教学有哪些启示。专职教师听课后,依据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对本教学单位的任课教师赋予百分制分数(注:兼优秀率:30%以内)。

    4.笔记提交。上学期:6月30日;下学期:12月15日。

    五、听课要求

    1.加强领导。各系部(学院)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听课制度。

    2.落实任务。确保系部(学院)领导、专任教师听课任务落实。

    3.研究教学。领导、教师听课,要侧重专业教学特点和规律,学习教学、交流经验和研究教学。

    4.公平公正。系部(学院)领导和教师在评价教学质量时,要做到依据标准评课,做到实事求是、准确评价、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5.及时讲评。系部(学院)领导根据听课情况,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和及时讲评。

    六、控制措施

    1.教学督导室对系部(学院)听课情况随机进行听课检查,查阅系部(学院)、专任教师的听课记录。

    2.系部(学院)领导的听课记录和考核评价结果,将作为任课教师考核成绩的组成部分。

    3.教师听课完毕后,都要简要撰写听课收获和教学思考,主要内容包括:学到了哪些经验?对自己教学有哪些启示?

    4.系部(学院)领导听课落实情况作为教学单位评优的重要内容;专任、兼职教师听课落实情况作为优秀教师评选的重要内容。

    5.教学督导室每学期对系部(学院)领导、专任教师听课情况进行汇总,写出专题报告,呈报学院领导。

    希望各系部(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系部(学院)领导、专任、兼职教师听课制度,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强化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弘扬良好教风,立志教书育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做出贡献。

     

    ❀教学研究——

    怎样做一名好老师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认为,教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事业,更是一种生活。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呢?我想从四个方面谈一谈。

    一、爱岗敬业,以人为本

    如果一个人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事业,他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吗?答案是否定的。爱岗敬业是对我们最基础,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对教师的重要性有独到的感悟和认知。永远以一种旺盛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什么叫事业?事业就是今天做的工作明天还喜欢做。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这叫职业操守。

    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不但要爱岗敬业,还应该以人为本。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我始终认为,要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进学生的心灵,必需有两串钥匙,一串钥匙挂着“尊重”、“保护”、“关爱”,一串钥匙挂着“唤醒”、“激励”、“发展”。第一串钥匙尤为重要。

    先说尊重。学生是很尊重老师的。不知大家留心过没有?如果老师向学生借用红笔,学生一定会将双色笔调至红色处再真诚献上。这个细节常常在我的脑海里放大,化为感动。是的,细节的背后是尊重,乃至敬重。尊重应当是相互的,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不要只把学生当弟子,而要把他们当朋友,平等友爱,互相尊重。不嘲笑学生,不讽刺学生,即使学生违反纪律,批评的时候,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人是第一位的,把每个学生都当作一个人来看待,而不是只用成绩和纪律的好坏来衡量学生。

       再说保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倍加呵护。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要保护那种积极的求异性,鼓励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思考问题,珍惜那种想像的丰富性,让学生带着主观臆测,哪怕是虚假和错误将感性认识暴露出来。人是有特性差异的,思维方式不同,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不同,也正因为这些不同才构成世界的丰富多彩。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作为教师,要学会包容,用人性的温暖去对待学生。

    最后说关爱。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到老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一方面,他们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老师,从感情上缩短师生的距离。另一方面,师爱又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学生越能感受到老师的人性温暖,就越加信任老师。老师的教育就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老师给学生以爱,既要一视同仁,又要有所倾斜,老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学生。既要奖励先进,也要鼓励后进。有时一个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比一个优等生得100分更让我有成就感。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赞赏。对不足要给以纠正和引导。每一朵花都有他的花期,都不是同时绽放。学生也是如此,有人能顿悟,有人是渐悟,无论顿渐,只要走在正路上就好。

    二、深入经典,明白教育本质

    教育的根本首先是培养德行,然后才是知识技能。“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育,就是培育、长养学生的善心、善念、善行,纠正其偏差的观念、错误的言行举止,引导他有正确的思想理念。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自己的课程中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德育教育绝不仅仅是德育老师的事,是辅导员的事,实际上每个老师都是德育工作者,要学会并善于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地开展德育教学,使学生既学到学科知识,又接受德育引领。在我的课上,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搞过每次课送学生一句话活动,比如:

    1.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3.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一、行孝;二、行善。

    4.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好多学生把这些话工整地记在本上,书上,经常翻阅。

    还曾把《弟子规》浓缩到一张A4纸上,发给学生,利用课前课间时间让学生一起诵读,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再给大家解答。这些潜移默化教育,比我们讲很多大道理都更有效果,又能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传递正能量。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孝开了,百善都开。为了长养学生的善念,我会为他们推荐一些好书及视频,比如日本量子力学专家江本胜的《水知道答案》,东方时空主持人陈大惠的《和谐拯救危机》,台湾蔡礼旭老师的《幸福美满人生讲座》,山东卫视的一档节目《天下父母》。为让学生能了解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识,推荐他们看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张钊汉的《原始点医学讲座》,彭奕竣的《中医之钥》。而且让学生把这些善知识与他们的父母分享,有的学生反馈说,他们的家长也非常感兴趣。

    现在一些毕业的学生在节假日的电话与微信中,还会经常提到这些事,说是在他们的大学生涯中最难忘的,让他们受益匪浅。有的学生在家人生病时,还打电话询问原始点的事情,我会为他们一一解答。课下我和学生成了朋友,他们会把失恋的苦恼,入党的困惑,父母的感情不和,同学之间的矛盾向我倾诉,学生的信任让我倍感欣慰,我愿意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好的老师就应该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去解学生之惑,这种惑既有知识之惑,也应有人生之惑。

    三、行为世范,展现人格魅力

    教师,本是传道、授业、解惑。就传道、解惑而言,如果仅仅止于言教,没有深入体悟求证,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无法进一步落实学习。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都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感,他们把教师看成自己学习上的导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因此,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首先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立教。正如《弟子规》所说:“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一个人成年后回想过去的学生时代,会欣赏那些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善于对学生给予移情性理解的优秀教师,更会对那些触动过他们心灵的教师心怀感激。教师的人格魅力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亲和力,教育的亲和力,归根到底是教育者的亲和力。富有亲和力的人会更多地表现出热情、活力、谦和、真诚、关怀、温暖和移情的能力。充满亲和力的教育并不是没有惩罚的教育,而是能够让学生有申辩的机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惩罚的教育;也并不是不强调、不看重学生学业成绩的教育,相反要让学生切实地对自己的学业成败负起责任,积极探寻改进学业不良状况的途径,并勇敢地直面现实。

    四、苦练内功,不断完善自我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教好书,育好人,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练好教学基本功,不断地探索教育的规律和技巧,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增强育人能力。一般来讲,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课堂教学能力。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我对教学基本功的理解,可以用5个字来概括,就是“讲、演、写、画、态。”“讲功”非常重要,因为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媒体,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而且还应该具有简明、形象、亲切、诙谐、风趣等特色,尽量避免口头禅。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重点、难点烂熟于心。新老师我建议最好写讲稿。引言,过渡,小结都要体现出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演”指的是利用教具或多媒体进行演示,演示要抓住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演示的好,会使一堂课上的非常精彩。“写”就是我们的板书,每堂课都要合理设计,做到工整规范,字迹清晰大方,一堂课的板书就是这堂课的重点与精华,不能太随意。没有板书,或板书太多,字迹太密,都会影响教学效果。“画”就是徒手画图的功夫,图要画的大小适度,线条清晰,一个好看的图让人赏心悦目。“态”就是教姿教态,表情要自然,具有亲和力,站姿要挺拔,没有孤僻动作。目光要与全班学生交流,如果没有与学生目光与情感的交流,自说自话,即使口吐莲花,学生也不一定能听得进去。“讲,演,写,画,态”这5项基本功,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是作为一名教师的真本领。新教师我建议最好不用或少用多媒体,先把基本功练好,基础打牢,讲过两轮以后再用,那时就游刃有余了,能够做到可用可不用,就是自己融会贯通的了。现在理工大学对新教师的要求就是这样,我认为很有道理。

    2.文字表述能力。合格的教师应当具有教学能力、教研能力、教改能力。教学经验的总结,教研成果的表述,教改方案的制定,都需要我们将所做、所感、所思、所悟用笔表述出来。

    3.新知吸取能力。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边缘学科越来越多,各种学科将会相互渗透。作为教书育人的现代教师,必须具备一种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拓展教育视野的强大能力,努力使自己具有崭新科学内涵和崭新人文素质,做到一专多能、通晓多个学科领域,能够指导多门学科的学习。我会把一些科学前沿的科普视频推荐给学生,比如美国的一部4集科普片《超乎想象的宇宙》,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有更深的思索。

    4.现代化教学能力。现在在线课程,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很多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来到我们的视野中,并将极大地促进教师角色的历史性转变,它要求现代教师要具有相应的学习和操作能力。

    5.教育科研能力。要有学术眼光,能从实践中总结出科学问题,通过科学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科和行业的进步,能对学科和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正确的判断。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知道如何分析问题、抓住关键、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提出方案、实施方案、检测效果并及时纠正错误、总结经验并推广。     

    每个人对好老师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曾经在《教师博览》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好人才会是好老师》,引起我的共鸣,在这里把其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分享。    

    好老师首先是善良的,这善良是颗花籽,播撒给学生第一片爱的光明,有了这片光,才会不漠然,不损毁,不凌弱……

    好老师是公正的,不因学生父母的地位而态度“阴晴”变化,也不因谁的裙子更漂亮谁的性格更讨巧就展露全部微笑。公正的老师会把微笑倾洒于那些阳光照不到的课桌。

    好老师是温柔的,不把乖戾与粗暴当作教具。要知道,粗暴是易仿制品,一个今天的受暴者很容易变成明天的施暴者。

    好老师是有趣味的。一个对生活丧失趣味的人没有能力传播生命的欣悦,而一个怀着趣味之心的老师会让学生看见花的秘密,鱼的表情,树的忧伤与淘气。

    好老师还可以是很多种,比如学识渊博,比如授课有方,但对于我,有上面这些就够了。有了这些他便是好人,是好人了才会是好老师。

    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一旦真正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那么,他就会用智慧开启思维,用创造开拓未来,就会在付出青春韶华,付出苦汗热血的同时,收获桃李芬芳,收获自我实现!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过去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我今天想说的是:如果你有一桶水,请指给学生一条河!如果再牛一点就给学生点燃一把火!

    (督导员梁丽杰教授供稿)

    关于职业教育理论与技能培养的思考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国家在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的同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在2020年12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东省广州市开幕,习近平主席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会发了贺信;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对此次比赛作出重要批示。首届大赛以“新时代 新技能 新梦想”为主题,设86个比赛项目,共有2500多名选手、2300多名裁判人员参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

    结合国内现阶段的职业教育的要求和发展方向,针对学校的现状,就职业教育理论与技能培养,本人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牢牢掌握市场需求开展教学

    教育目标应着眼于市场化。用人市场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就是学院的教育目标。学院必须调查用人市场的发展状况,了解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根据市场需要确立学院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的市场化要求学院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开设相关课程和进行课程建设,促使学生形成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以学院的水利系为例,按本人的理解,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为水利施工企业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水利施工企业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更注重实际动手能力,而对繁琐的水力专业理论和计算要求不高。我院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要求学生掌握水利专业的理论计算,对于学生本身来说难度较大。对比之下,开展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则更容易掌握并能达到较高水平。同时,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更加符合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技能的需求。所以,要正确分析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课程讲课深度和课时安排,合理安排实训课程内容和课时,使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有所提高。

    二、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一半以上,跟岗和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本学院的学制为三年,按此要求,应有一年半的时间安排实践性教学(实训)和跟岗顶岗实习,公共基础课程应该占用半年时间。所以,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仅有一学年可安排,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总数应不超过十门。

    三、提高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的课时比例

    用人企业因工作内容的不同,对劳动者技能的掌握也不尽相同。例如:水利施工企业往往对测量、工程质量检测等需求迫切,对水利工程制图和识图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这些用人企业有要求的课程,应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课时安排也应随之增加。

    四、应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

    本学院的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占的比例较高。其中多数年轻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其实操能力不强,对于高职教育的要求尚有差距。因此,应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应有计划地把年轻教师安排到施工工地,参与施工单位的测量、工程质量检测、各种试验,真正的参与到施工组织安排中。同时,请施工单位技能高手为教师开展讲座,尽快提高教师实操水平。

    五、尽快推进“1+X证书”工作

    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即教师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分专业建设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从主观层次意识到现阶段学院在培养学生时的不足,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遗漏点、补足短板。尽可能的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协调,让本学院的学生在主、客观条件下能够符合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条件。

    六、完善教学标准、实训标准、跟岗顶岗标准

    持续更新并完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跟岗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及教学标准。

    实现标准化教学、标准化实训、标准化跟岗顶岗实习。

    七、尽快完善和建设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

    目前,我们学院的实训基地和实训条件尚不完善,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应尽快推进学校二期建设,实现二期工程早日投入使用,以便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应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实训教学,并充分利用水利厅负责的水利工程有效地开展跟岗顶岗实习,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掌握专业技能。

                               (督学董郁林研究员供稿)

     

    松江学院教学情况综述

    高职百万扩招专项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松江学院在院党委的领导与大力支持下,认真研读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落实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要求,结合学情特点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力创造良好的扩招生教育教学环境。

    一、立足生源分布,科学分析学情

    (一)生源情况

    松江学院现有2019级、2020级两届扩招生2669人。2019级扩招生共开设14个专业,2020级15个,共计16个专业。学生分布在吉林省11个地级行政地区,52个县市,且数量分布极不均匀。

    (二)学情分析

    从生源的身份、地区、专业分布情况综合分析,总结出学情有如下特点:

    1.学生年龄区间跨度大。18-62岁的年龄跨度,使得学生无论是认知能力,还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都有较大的差距,给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行业特色明显。扩招学生中,水利系统职工达1237人,大多是水利基层单位的管理人员;

    3.学生有一定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83%的学生有自己的工作岗位,与在校全日制学生相比较,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专业技能,但专业知识不够系统,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

    4.有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多重压力。在扩招学生中,已婚人数占学生总数的80%以上。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既有生活和学业的矛盾,也有在岗职工和全日制学生的矛盾,需综合考虑学生专业与所在地区,合理安排线上教学及开设教学点。

    二、依据复杂学情,多元化开展育人工作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采取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分层教学。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

    针对扩招学生的特点,教学中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技能传授有机结合,开齐开足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确保各类课程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开足上好思政课。每学期开设当年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主渠道作用,取得育人实效。

    2.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网络教学中每门网络课程资源必须具备思政教育章节,集中教学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3.集中授课开展主题班会。生源差异化导致了学生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多元化。针对扩招学生的特点,在集中授课时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座谈,辅导员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深入细致做好引导和服务。

    (二)线上教学

    由于学情特点,线上教学成为扩招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松江学院高度重视线上教学工作,分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合作,采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保障线上教学质量。截至目前,2019级、2020级扩招生共计开设了189门线上课程。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确保教学任务落实。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按照课程性质、特点,有针对性的区分开设课程的顺序,编制教师、班级教学课程表。邀请超星工作人员就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做讲座,了解和掌握超星学习通的使用方法,更好地指导开课教师完成网络教学工作任务。开课前对任课教师明确提出教学要求,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为学生明确专业方向,夯实专业基础,拓展专业深度。线上教学期间,定期检查教师网络教学实施情况。

    2.科学组织网络教学,有序开展课程教学。联合各系部对我院16个专业扩招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松江学院组织部门人员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学习,对培养方案进行学期划分、课程拆解,并结合学情,制订各专业教学模式,设置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做到“一人一策”。

    确定每门课的教学负责人,协助教学负责人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已有的教学资源,整合相关专业名校名师的优质资源,建立起自己的专业课程资源库,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协调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审核,录制课程导读视频、撰写课程大纲。

    3.有效管理网络教学,提供教学服务保障。依据地区、专业人数对扩招学生划分教学班,在每个班中选择较为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同学作为班长,辅导员与班长建立沟通渠道,引导学生认识到网课学习的重要性,遵守网络教学管理规定,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以微信群的方式建立起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联动管理机制,辅导员在教学网络后台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将学生反映的问题在微信交流群里反馈给任课教师,协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了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管理。

    (三)集中理论教学

    受疫情影响,2019级学生的集中授课工作未能按原计划进行,2020年年末开始,松江学院加快集中教学进度,至2021年五一,先后在省内开设了14个理论课程集中教学区,累计授课课程15门,授课23班次,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好评。

    1.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提升工作效率。针对地区分布较广,专业较多,学生集中时间有限的实际状况,松江学院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各专业课程的交叉情况,制订出了“3+9”的集中授课计划,每个专业均集中理论授课12门,包括3门公共基础课和9门专业课。采取分层教学与合班教学相结合的运行方式,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教学成本。

    2.节假日授课,就近学习,保障课堂出勤率。为便于扩招生就近教学,学校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松江学院先后在省内开设了14个理论课程集中教学区,分别是长春城区、九台、农安、德惠、榆树、公主岭、吉林、延吉、四平、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梅河口等教学区,均利用节假日时间为学生授课,保障课堂出勤率,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学院在省内的影响力。

    3.精简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针对扩招生理论基础较差,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情特点,在教学的内容上,精简理论,注重实践,贴近生产一线。在授课方式上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实际工作案例讲授工作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每次授课为学生发放教学大纲与随堂练习,保障每个学生听得懂,学的透,记得牢。

    4.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强化教学效果。按照学院党委的部署,针对扩招后教育教学新要求,松江学院组建了一支由教学名师、行业企业专家、双师型骨干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先后聘请了院督学、原省水务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水利设计大师董郁林,院督学、原省水利水电工程局局长、原省河务局局长任东升,院督学、原省水文水资源局副局长、水利专家张超英,大唐长春二热锅炉车间副主任黄浩,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CU主管护师唐晶等为学生讲授专业课程,将丰富的工作经验融入课堂中,有效扩展了课堂教学的广度。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纪兵、督导室主任耿忌非、教学名师赵立永等多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集中授课,使学生感受到了我校雄厚的办学实力与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5.开展问卷调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不断提升我院扩招生教学水平,我们利用主题班会时间为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从工作岗位、政策解读、学习目的、技能需求、教学管理、学工管理六个方面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截至目前,各教学区共计发放学生问卷1879份,针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结合各地区情况,松江学院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完善扩招生教学模式。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职校生学习环节的重要部分。松江学院依据现代职业教育要求,针对扩招生的特点,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案。

    1.实施“双百工程”,实行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为使分散在全省各地的2669名扩招生均能够参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专业技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松江学院制订了“双百工程”计划,即在全省范围内确定100个实习实训基地,200名实习指导教师。现已与省水利水电工程局、四平市水利局、敦化市水利局,白沙滩罐区等多个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确定了实习实训基地。从省水利水电工程局、省河务局、地方水利局、大唐长春二热、地方水电集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等大型单位中选取了200名实习指导教师,并发放聘书,保障教师就地指导,学生就地实训,实行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

    2.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相对接,实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扩招生实践教学环节实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按照学院的安排,每名学生都有一位实习指导教师。为方便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学院要求,在自己的工作单位或其他单位优先自主选择,实现“上岗能操作、操作有成果”的教学目标。

    3.以教学效果为主,合理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结合扩招生学习地点分散、时间不统一的特点,松江学院制订了弹性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在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依据自身的时间、专业、地点,灵活自主的选择实习实训形式。同时简化实训报告模板,让学生真正把学习中心放在技能提升上。

    三、严格管理与精心指导相结合,为扩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有利条件

    为了做好扩招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学生管理工作,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松江学院坚持“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制订了辅导员工作手册,依据教学区、教学班等情况,为不同生源群体配备了优秀的专兼职辅导员,部门工作人员每人平均负责扩招学生445人,对扩招生用真情、办实事,全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首先辅导员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让学生感受到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认真解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针对扩招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年龄偏大及对现代信息技术接收能力较低的特点,松江学院组织辅导员参加由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组织的网络教学培训,录制学习通安装、使用指南,耐心的为每一名学生讲解利用学习通完成线上学习的方法。同时,因每个专业集中授课受教学区限制,且需要合班授课,使得相同专业不同地区课程时序不同,相同地区不同专业课程时序不同,每名学生的工作和家庭情况不同等等,线上线下教学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辅导员及时与任课教师和相关人员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线上学习进度和线下学习情况,不断地提醒和督促。

    利用集中授课主题班会的时机,辅导员与同学详细解读国家关于高职扩招的方针政策及我院的学习安排,对学生提出的各项问题逐一解答,对困难问题尽全力帮助。帮助1714名退役军人身份学生进行自主就业和非自主就业身份电话咨询界定,对符合自主就业条件的退役军人逐一指导填写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接打电话解答各种问题,完成统计、归档。对2669名扩招生进行了国家助学金、贫困补助政策宣传,电话咨询每一个报名学生,了解家庭贫困情况,进行资格认定,统计上报。截至目前,已帮助820名扩招生完成吉林省“求学圆梦行动”的任务,共计金额69.7万元。

    (松江学院供稿)

     

    ❀经验交流——

    《交流与表达》课程建设探讨

               ---课程内容建设及教材研发

    《交流与表达》课程是面向我院所有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和沟通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及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将《交流与表达》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体会做如下总结:

    一、课程建设必须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

    当代的大学生就业,其企业录用的先决条件是求职者应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生时,其课程的设置应与企业用人要求相一致,即企业需要毕业生掌握何种技能,高校就应该开设哪类课程,而非是想当然为了学分而毕业的随意开设课程,课程的开设应该具有合理性和针对性。同时,针对高校所开设的课程,应该进行充分的调研,在获取有关调研的可信数据之上,进行必要的课程建设。让课程内容真正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的目的。

    《交流与表达》课程内容的重构建于2019年。本课程教师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交流与表达课程学生问卷调查》调研问卷、《毕业生网络问卷调查》调研问卷和《企业调研问卷》。并就问卷的科学性征求了相关专家意见并对问卷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了正式调研问卷。此次调研采取了人才市场现场问卷调研、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企业进行电话调研、本院毕业生进行网络问卷调研以及对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研的方式进行。

    2019年7月,本课程教师深入到吉林省人才市场、长春市人才市场,针对企业进行调研。期间有针对性的向本学院专业相关的企业发放调研问卷。共发出72份,收回72份,收回率100% 。有效问卷68份,有效回收率为94.44%。从中随机抽取50份,组成此次调研问卷分析的原始数据材料。

    2019年8月,本课程教师以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了企业调研,共有六家公司给予支持,就相关调研问题与企业进行了深度沟通。本课程教师以电话沟通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向与本院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调研。共有十二家公司给予配合,就相关调研问题与企业进行沟通。

    2019年9月,采取网络调研的方式,就与《交流与表达》课程相关的问题,对本校毕业生进行了毕业生网络问卷调查。此次网络调研涉及11级、13级、14级和16级毕业生,共有120名学生参加此次网络调研。

    2019年10月,在吉林某职业学院进行了《交流与表达课程学生问卷调查》调研。由于该校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大三学生正在企业顶岗实习,故本次调研对象全部为大一、大二学生。为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所搜集信息的有效性,问卷全部现场发放并当场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问卷300份,收回率100% ;有效问卷282份,其中大一学生有效问卷142份,大二学生有效问卷140份,有效回收率为91.67%。本次调研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大一学生的有效问卷中随机抽取120份,从大二学生的有效问卷中随机抽取120份,组成此次调研问卷分析的原始数据材料。

    2019年11月,在本院,对大一和大二学生进行了《交流与表达课程学生问卷调查》调研,为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所搜集信息的有效性,问卷全部现场发放并当场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38份,收回率69% ;有效问卷78份,大一学生有效问卷48份,大二学生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56.52%。本次调研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大一学生的有效问卷中随机抽取25份,从大二学生的有效问卷中随机抽取25份,组成此次调研问卷分析的原始数据材料。

    以上调研,是基于人才市场现场问卷调研、企业实地调研、企业电话调研,对本院毕业生进行网络问卷调研以及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研的方式所完成。企业实地调研、人才市场现场问卷调研,其目的是了解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应用文水平、口语表达能力和职场礼仪的基本要求,以便于下一步课程体系的构建。对毕业生进行网络问卷调研,主要是进一步完善校内课程内容。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研,是为了下一步有针对性进行实际教学。

    本课程教师针对以上的调研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整合得出相关结论,以便对《交流与表达》课程的构建起到指导作用。

    二、对调研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以整合课程内容

    对人才市场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得出:成立时间较长,规模中等或是大型的企业,对员工整体素质要求较高,对应用文写作、口语表达、普通话和礼仪有具体要求。而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的企业则没有较强要求。从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出发,应着眼于学生就业于成立时间较长,规模中等或是大型的企业,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大部份的企业均表示现在毕业生的写作、沟通能力、职场礼仪,口语表达及职场综合能力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应在高校课程中适时的进行规划和培养。

    根据实地调研和电话调研,发现应聘者,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缺乏应聘者应具备有关面试基本常识。同时,不会回答面试现场提出的具体问题,一方面说明其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另一方面说明缺乏人际沟通系统性的相关学习。在写作和口语能力上,针对企业的实际需要,应加强对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在对本校毕业生进行网络问卷调研时,从反馈的数据中显示,学生在校期间的写作、口语和礼仪知识方面的培养不能够让学生尽快地适应毕业后适应工作环境,这些能力的欠缺在毕业生入职后逐渐显现了出来,不利于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在下一步的课程建设中,应注重对于学生写作、口语和礼仪方面的培养。

    在对大学生进行现场调研时,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特别是本院的学生无论是写作、口语还是礼仪方面的知识,均没有成体系的知识理论系统。

    通过以上调研情况对比可以得出两条结论:

    第一,在校大学生和毕业走入工作岗位后对于写作、口语和礼仪方面的认识有着明显的反差,这说明在校大学生还不能通过自身清楚到认识到以上学习的重要性,应通过学校或是其他渠道让在校学生认识到此类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高职院校应开设系统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写作、口语和礼仪方面的知识,以适应用人单位对于求职者的要求。

    针对以上调研结论,确立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训练为推进,以任务实施为手段”的课程设计思想。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强调课程的情境性、实践性,实效性。在课程具体设计时设置了每一节课内容由“点——线——面——体”的方式层层推进,教学方法静、动结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情境模拟和任务导向,促使学生掌握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完成任务,驱动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但由于学时所限,本课程目前处于现有的课时内让学生最大可能地掌握相关技能的阶段。

    三、校本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交流与表达》教材现在比较成熟的版本,分别是由郑洪波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交流与表达》和卢锦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人文素质系列”中的《交流与表达》。

    但每所学校的学生的生源和素质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自身情况,研发出在内容上适合本院学生特点、在体例上符合本院课时实际、在方向上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相吻合的教材。在以往调研过程中,吉林某职业学院和本学院进行的《交流与表达课程学生问卷调查》调研,其调研人群均为大一、大二的在校学生,吉林某职业学院其调查问卷收回率100%,有效回收率为91.67%;本学院的调查问卷收回率69% ,有效回收率为56.52%。从这组数据中明显可以看出,本学院的学生在配合他人工作时,表现出排斥性;在对于调查问卷问题的理解上,表现出理解不到位等问题。同时,某些企业到本学院进行交流时,明确指出了对于毕业生的写作和口语的要求。以上实际情况的出现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学院和企业的整体情况,研发针对本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同时,在教材内容设定时,应考虑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问题。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交流与表达》校本教材已初具雏形,按目前企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分析,校本教材基本满足教学要求。

    课程建设并非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持续性的阶段性工作。应根据市场需求、学院情况、学情情况,不断的调整课程内容,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下的人才培养要求。以上是《交流与表达》课程建设的一些情况,因为以往没有进行过相关的课程调研和课程建设,所以调研方式、分析方式、得出结论、课程构建尚显稚嫩,但也希望能为其他课程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基础部教师夏龙供稿)

     

    ❀信息之窗——

    如何有效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对高职院校来说,1+X证书制度试点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职业院校是被动等待获批试点任务,还是积极主动地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校本化实践探索与能力积累?“X证书”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后,如何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融合,而不是简单地替换或累加?从事“X证书”教学的教师是否充足?他们是否真正掌握技术技能的内涵,并胜任“X证书”教学?培训评价机构、学校、合作企业作为不同利益主体的“三元”,能否协同一致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高职院校本着全面、系统、科学的原则,结合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并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确定下来,统一要求、达成共识、协同推进。

    重构人才培养“新”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做好1+X证书制度试点,试点专业(群)的首要工作是做好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对接,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能力要求、标准内容、考核方案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系统研究,对本专业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要求等专业人才培养关键要素进行全面梳理、科学定位,以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并重的新理念,重构“1”与“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从公布的6个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来看,以中级证书为例,完成职业能力目标培养需要100—160个标准课时,试点专业要在分析现有教学内容基础上,确定已经纳入教学和将来能够在教学中完成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然后将标准内容转化为1—2门专业(核心)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或转化为若干教学模块纳入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探索培养培训“新”模式。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是“职教20条”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职业院校如何推进专业教学与获证培训有机衔接,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是做好试点工作的关键。试点专业应以行业龙头企业或具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证书建设主体,对教学组织与证书培训进行一体化设计,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统筹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化等教学与培训模式,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教学模式,重构学生学习和培训流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培训质量。尤其是对专业教学过程中不能完成或现有教学条件无法保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内容,应通过社会评价组织开展的校内外集中培训、在线学习培训或企业实践等形式完成。

    打造专兼结合“新”团队。打造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等高层次职教师资队伍,是1+X证书制度试点的一项重大任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需要一支能够准确把握1+X证书制度先进理念、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做好专业教学整体设计、满足新技术和新技能培养培训需求的教学创新团队。一是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专业带头人要加强1+X证书制度新理念的学习,准确把握试点工作的背景与意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内涵与要求,带领专业团队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等试点工作的顶层设计。二是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养,通过参加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参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培训等形式,提高专业骨干教师实施教学、培训和考核评价能力。三是加强校外兼职教师的聘任,引进专业组织培训教师或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高专业师资团队的教学与培训能力。

    创新校企合作“新”路径。“职教20条”提出,负责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标准开发的培训评价组织,要优先从制订过国家职业标准并完成标准教材编写,具有专家、师资、资金优势和5年以上优秀培训业绩的机构中选择。参与试点的培训评价组织,应拥有相关专业领域内先进的培训标准、优质的培训资源、一流的师资团队、丰富的培训经验;试点专业应与培训评价组织、龙头企业等,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优质信息化资源、培育创新性教学团队、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等方面,探索开展多样化、多元化的合作,提升专业教学与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开展职教培训“新”路径。高职院校在面向在校学生开展学历教育与培训的同时,应积极开展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职业培训,让更多劳动者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试点院校应当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在试点宣传、社会受训人员组织渠道、专项经费等方面获得支持。对取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成员,支持其根据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部分课程,在完成规定内容学习后依法依规取得学历证书,为社会成员参与职业技能等级培训释放政策红利,调动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同时,职业院校要主动与培训评价组织合作,拓宽社会服务面向,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一是深化校企合作,面向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以继续教育培训、职业技能提升等形式开展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使其在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同时为学历提升积累学分。二是抓住高职扩招的有利时机,面向农民工、下岗工人、退役军人,在做好学历教育的基础上,灵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提升其知识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本领。

      (作者高峻岭系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主    办: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教学督导室

    责任编辑:夏龙、吴海曼

    联系电话:0431-81120739

    电子信箱:404805245@qq.com

                                                   

    (共印30份)